李子柒
李子柒(本名:李佳佳),女,1990年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,中国内地美食短视频创作者。2015年,李子柒开始拍摄美食短视频。
人物简介编辑本段
演艺经历编辑本段
1990年,李子柒出生在四川绵阳。幼年之时父母离异,她则跟随父亲一起生活 。1996年,父亲早逝 ,因为继母对她不好,爷爷奶奶心疼,便将她接回了家。爷爷做过乡厨,善于农活,也会编制竹器,邻居有了红白喜事都乐意找李子柒的爷爷帮忙。而在爷爷做饭的时候,她便在一旁打下手 。
此外,李子柒还曾和爷爷一起做木工,陪奶奶做饭,庄稼成熟时她也会下地干活 。而那时候尝到的美食则是她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好味道 。耳濡目染学到的很多东西也成为了其日后短视频作品的重要素材。在她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爷爷去世,奶奶开始独自抚养她,生活也变得难以为继 。
2004年,李子柒为了谋生,开始在城市中漂泊。期间,她露宿过公园的椅子,也曾连续吃了两个月的馒头。在做服务员的时候,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00元人民币。之后,她开始学习音乐,并继续在城市中打拼。2009年,李子柒找到了在酒吧打碟的工作 。
2012年,因为奶奶生病,需要人照顾,她便留在家乡,以开淘宝店为生,但也只能勉强度日 ;此后,李子柒接受弟弟的建议,也为了生意更好,开始在网络上发凳少料布一些无厘头视频 。摸索一段时间后,她便转而拍一些自己真正拿手的事,比如做饭。而有时,一条视频则辨谅要拍上好几天 。
2016年,新浪微博推出了扶持内容原创者计划,李子柒则成为了受益者之一 ;3月,因为发布在美拍上的《桃花酒》特写模糊,她便去请教美拍特效视频制作达人@密码大叔,并在之后拜其为师,学习更多的剪辑方法。李子柒也在姜蜜己他的建议下购置了一台旋转屏单反相机,而一些高处俯拍的角度,她还得爬上树,用树杈固定才能完成。后来,锅碗瓢盆、板凳和石头也都成了她的固定工具 ;4月,短视频《樱桃酒》被某短视频平台CEO点赞,并推到首页热门 ;11月,为了拍摄短视频《兰州牛肉面》,李子柒特意前往兰州拜师学习了一个月的拉面手艺,而该视频的全网播放量则最终突破了5000万,点赞超过60万 。
随后,她收到一位"L"先生的私信,说自己和妻子很喜欢她的短视频,也圆了踏希重自己一个桃源梦,并说自己的公司和新浪微博总部有着深度合作,可以给予她帮助。但朵匙微备一开始李子柒以为此人是骗子,没有理睬。直到一天,对方说,已经到了她的城市,希望吃饭聊一聊。他们才约了一家火锅店,谈起了合作 。
人物评价编辑本段
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,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。她的视频内容独具风格,让人耳目一新,满足了外国网友对中国的想象,堪称网络传播时代的中国"田园诗"。同时,李子柒的视频含有被外国网友广泛认同的情感需求和价值理念,满足了人们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(《人民日报》评 )。
李子柒的视频,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,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,讲好了中国故事。她只是默默地在那里干着农活,偶尔地跟奶奶说几句四川方言,但全世界各地的人,却开始了解"有趣好看"的中国传统文化,并纷纷夸赞中国人的勤奋、聪慧,进而开始喜欢中国人,喜欢这个国家。不得不说,李子柒是个奇迹,一颗平常心做出了国际文化传播的奇迹(央视新闻评 )。
李子柒是一位现实中的造梦者,也是一位让梦想成真的普通人。在乡野山涧之间,在春风秋凉的轮替之中,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,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,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。她用一餐一饭让四季流转与时节更迭重新具备美学意义,她让人看到"劳作"所带给人的生机(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评 )。
李子柒的走红俨然成为了一种"文化现象",她的视频具备恰当的国际传播渠道和视觉呈现方式。互联网时代,文化交流与传播有了更丰富的载体和渠道,李子柒及其团队积极运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传播平台,发布的短视频生动直观、新颖易懂。李子柒在视频中很少说话,这使视频突破了语言的局限性,让观看者专注于每集10分钟左右的视频内容,从而更具跨文化传播力(澎湃新闻评 )。
李子柒将农村生活搬上网络,其拍摄的时间跨度非常大,也更近本质。从造面包窑、做竹子家具、文房四宝、做衣服,到烤全羊、酿酒、酿造黄豆酱,总之,没有李子柒做不出来的东西。比如一般人拍做菜,可能会用到酱油,然后会从"我们已经有酱油了"拍起,而李子柒会从"我们如何种出黄豆拍起 "。因为精美的构图和悠闲的生活节奏,她的视频更像是一部田园纪录片,并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(《绵阳日报》评 )。
李子柒在带有诗意的田园背景中制作着各种美食,并且以让人很羡慕的方式生活着,她不仅吸引中国网友的关注,还走向了世界。在面向世界的传播当中,她没有什么口号,却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口味,更赢得了一个个具体网民的口碑,值得借鉴 (白岩松评)。
附件列表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